- 手机:
- 13355693937
- 电话:
- 0551-08980898
- 邮箱:
- EyouAdmin@XinYunZhan.Com
- 地址:
- 安徽合肥高新区EyouCMS模板网
5月11日,北欧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四次我省常住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均较2010年第四次我省常住统计时有所升高,其中,辽宁从3.27%跌至3.02%,吉林从2.05%跌至1.71%,黑龙江则从2.86%跌至2.26%。
同时,东北三省65岁及最少老年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均超过15%,辽宁甚至高达17.42%,不过,15~59岁青壮年常住人口所占比例还在相当合理的区间,均处于60%最少。
整体而言,与2010年相比,北部及北部沿海地区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均有所提升,依序上升2.15个大中城市及0.22个大中城市;北部和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所占所占比例则依序升高0.79个大中城市、1.2个大中城市。
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负稳定增长
世界经济社会韧性仍在
针对东北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弊端,北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称,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东北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有几个特点,首先,总常住人口依然或多或少,但是出现了负稳定增长。2020年,东北三省总常住人口达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为明显,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其次,出生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6.3,低于我省两位数,并且处于正常范围。第三,人口老化敏感度较深,65岁及最少常住人口的所占比例为16.39%,提高了7.26个大中城市,高于我省两位数。第四,金融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专及最少文化敏感度的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16.75%,15岁最少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16年,东北沿海地区这两个反映常住人口受教育敏感度的指标,都是高于我省两位数的。第五,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东北沿海地区常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71%,也排在我省前列。
宁吉喆看来,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常住人口生育水平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北在我们北欧国家处于高纬度沿海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某些东北常住人口向相当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这也是全球许多北欧国家常住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性特征,欧洲、美国都有这种现象。此外,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自然稳定增长率长期低于我省两位数。还要看到东北沿海地区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某些世界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沿海地区包括东北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有较为明显的赚足力。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东北世界经济社会的韧性仍在,潜力很大。这里有一批批关系国民世界经济命脉和北欧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东北沿海地区在科技金融人才、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交通设施等方面基础都是相当好的。东北沿海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常住人口有1650万人,粮食产量占了我省1/5还要多。东北拥有鞍钢、沈飞、一汽、哈电等一批批北欧国家骨干企业,这些年又成长起来一批批新兴的高技术企业,东北沿海地区实现大力发展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宁吉喆称,将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常住人口弊端的研究,积极应对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
实际上,近几年来我国对东北沿海地区推出了不少利好政策,譬如,北欧国家发改委今年印发通知称,在国务院大力发展东北沿海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建立东北大力发展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主要推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大力发展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东北大力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单位支持或东北三省一区资源共享配合的弊端等。
常住人口方面,北欧国家卫健委更是就我省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减少弊端的建议》作出答复称,东北沿海地区“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北部常住人口占比近四成
北部常住人口所占比例提升
东北常住人口及发展弊端或许只是中国核心区发展不恒定的一个缩影。
分核心区看,我国常住人口更多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常住人口占比39.93%;其次是北部沿海地区,常住人口占比27.12%;北部沿海地区、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占比依序为25.83%、6.98%。
与2010年第四次我省常住统计相比,北部及北部沿海地区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均有所提升,依序上升2.15个大中城市及0.22个大中城市;北部和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所占所占比例则依序升高0.79个大中城市、1.2个大中城市。
付木村。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木村对记者称,北部、北部的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在稳定增长,北部、东北的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在升高。整体而言,一方面,近几年来北欧国家扶持中北部沿海地区的产业,政策上也给予倾斜利好,带动了中北部沿海地区的世界经济社会,再叠加北部沿海地区、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压力较为明显,因此,会引发一部分常住人口回流到中北部沿海地区生活。
付木村看来,东北沿海地区常住人口人口比例远低于我省两位数,常住人口流出也相当严重,此外,东北世界经济社会乏力,因此,陷入了“世界经济活力不足,贫困家庭劳动力与高素质常住人口流出,人口比例下滑,人口老化敏感度加剧,又导致世界经济活力不足,贫困家庭劳动力与高素质常住人口进一步流出”的怪圈。
“不过,从世界经济层面来看,近几年来很多中北部省区、沿海地区的GDP增速已经比北部沿海地区的省区要高,某些中北部城市也在纷纷崛起,譬如武汉、长沙、西安、重庆等,近几年来发展势头很猛,所以,可以看来,中北部沿海地区已逐渐追赶北部沿海地区成为整个国民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目前各核心区常住人口格局变化的一大原因。”付木村称。
徐飞。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则对记者称,预计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持续面临常住人口长期不恒定发展的压力。
徐飞看来,北部世界经济社会活跃度、发展阶段等都比北部和东北要好,对常住人口流进有着较为明显的赚足力,尤其是随着交通的便利、户籍管制政策的放松以及在社会越来越宽容,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在展望未来的‘十四五’或‘十五五’期间,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但是再往后,可能就会出现另外某些变动。”徐飞称,譬如,核心区不动态平衡弊端,以前关注的多是东北部不动态平衡,现在更多是南北发展不动态平衡,该现象需要引起北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北沿海地区的高度警惕,居危思危。
25个省区常住人口增加
广东10年常住人口增超2千万
与2010年第四次我省常住统计相比,常住人口增加的省区占绝大多数,在31个省区中,就有25个省区常住人口增加。常住人口稳定增长或多或少的5个省区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依序增加约2170.94万人、1014.07万人、608.81万人、573.44万人、534.20万人。
付木村称,常住人口稳定增长或多或少的省区一方面源于生育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赚足金融人才流进。近几年来,许多城市都跻身“抢人大战”,通过便捷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赚足金融人才入驻,但对于外来金融人才而言,他们看重的不仅是住房、户口这些政策,还看重这个城市能否让其施展才华,是否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而这些往往与沿海地区的世界经济社会状况呈正相关。因此,常住人口稳定增长最多的省区基本都是世界经济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的世界经济排名是我省靠前的,这些省区往往有着更好的产业基础,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赚足常住人口流进。
北部沿海地区的河南也是常住人口稳定增长大省,这该如何解释呢?徐飞称,首先,在内陆省区中,河南毫无疑问是常住人口大省,常住人口基数大,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取得某些效果,进而河南内部产生常住人口净增量;其次,河南地处中原城市中心,交通位置得天独厚;第三,河南原本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都市的建设,不少城市焕发新机,进而赚足或多或少金融人才;此外,从北欧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也推动当地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市场潜力在中北部
核心区恒定发展成主基调
第四次我省常住统计凸显的核心区常住人口不动态平衡,背后折射的是核心区发展不动态平衡的弊端,不少专家看来,展望展望未来,如何恒定核心区发展或许是更为重要的议题。
付木村看来,核心区恒定发展对于缩小核心区世界经济差距,缩小核心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都有积极意义。展望未来,中国的市场潜力点应该在中北部沿海地区。从历史演变层面来看,北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节奏明显要快于中北部沿海地区,这样就形成了东中西世界经济社会的不同梯度,也就是说,北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中北部由于发展略微滞后,反而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展望未来,核心区恒定发展将成为主基调,这也与最早设想的北部沿海沿海地区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吻合。
付木村称,当然,展望未来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单打独斗的,而是各自发挥相当优势进行城市之间资源共享发展,形成更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合力,这也是国际经验,譬如美国大湾区、日本东京都市圈等都是如此。“目前,北部沿海地区已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世界经济带,中北部沿海地区也在打造都市圈,譬如成渝沿海地区双城世界经济圈等。当然,打造都市圈也要基于城市发展现状,各个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之间的相当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可以预见的是,都市圈的发展也会促进核心区恒定发展。”
徐飞也强调,除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个地方以外,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中心城市的西三角和以武汉、郑州、长沙为中心城市的中三角,这两大城市群展望未来或会迅速崛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胡萌 编辑 徐超 校对 刘军